首页 > 教学资源

落实《小学德育纲要》推进“以德治校”、“以法治教”方案

时间:2025-03-21 15:50:19
落实《小学德育纲要》推进“以德治校”、“以法治教”方案(全文共8210字)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共泰安市委、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组织实施“山东省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行动计划”的意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全面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推进“以德治校”、“以法治教”进程,根据《泰安市教育局关于转发<泰安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为重点,以创办特色学校为动力,以“带给孩子幸福,带给家庭幸福,带给城市幸福”为办学理念,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坚持“德育为首,质量为本”原则,切实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法制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社会实践、安全自救与自我保护知识教育,促进学校德育规范化建设,进一步落实《小学德育纲要》,加强“五爱”教育、养成教育、社会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和谐校园,实现教师、学生、学校共同发展的奋斗目标。

二、工作目标:

1、各校要建立健全德育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德育教育阵地,建立校长负责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责任落实到人,制定德育工作三年规划。

2、德育队伍建设常规化,形成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

3、常规工作制度化。完善升降国旗制度、重要节日、纪念日、传统节日活动制度,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班集体的评选制度。重视学生心理品质教育及后进生转化工作,各校要定期召开校委会、班队会,坚持上好“两操”。

4、养成教育重实效。认真贯彻上级会议精神要求,开展好经常性的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使学生文明守纪,具有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行为习惯。

5、坚持开展优化育人环境。有计划地作好校园绿化、美化、净化、文化工作,建立和完善德育基地建设,不断丰富德育教育内容,充分发挥图书、广播、板报的作用,有思想教育和学生作品展示长廊。

6、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要依据《课时计划》开足开好义务教育阶段思想品德课;各学科教师自觉地贯彻落实学校德育工作要求并有成效。要开发适合学校特点的校本课程。

7、重视德育科研工作,制定科研计划,探索学校德育工作思路,并取得一定成果。

8、认真组织师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

9、定期开展德育宣传及教育活动,积极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模式,并取得良好成果。

10、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师生精神生活,开展必要的体育、艺术教育活动。

11、通过“平安、健康、文明”主题教育,深入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把安全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抓,做到常抓不懈。

12、深入贯彻落实“坚持五个结合”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着力点,切实提高道德水平,做到全学期无一人因违法乱纪而受到有关部门的处理。

13、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营造“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氛围,培养一支敬业、务实、高效的班主任队伍。

14、充分发挥校外法制副校长、家长会的功能,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加强对“问题学生”的帮扶转化工作。

15、切实加强住校生的纪律、安全、卫生教育,开展“文明寝室”评比,努力营造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16、各校要加强对教师的检查、监督、考核力度,确保学校各个岗位正常运转。

三、工作措施:

1、坚持学习、提高素质。要认真学习《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坚持“育人为本、以德为先”的方针,巩固和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主课堂和主渠道的作用、积极探索德育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拓宽德育渠道,坚持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思想,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有关教育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工作中要认真落实上级教育部门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利用学到的政治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使自己在学习与工作中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加强学习、增强自身修养,增强服务意识,协调好各处室之间的关系,不断更新工作方法,要正确处理好原则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努力做好德育工作。同时在具体的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指出问题,并及时地解决问题,加强批评与自我批评。

2、明确职责、调动每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发挥德育组织作用,必须明确德育工作者的职责,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德育工作落实的更具体。要把学习和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以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放在首位。把贯彻落实《小学德育纲要》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领导和教师统一认识,一致行动,建立和落实德育工作目标及工作步骤,明确自己的职责。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制定班主任工作的职责及考核细则,调动班主任教师加强德育工作及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各学科教师也都要将德育工作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以知识为载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爱家乡、爱人民、爱学校、爱老师教育。通过学科知识与德育教育的紧密结合,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形成强大的内化力量,实现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

3、以活动和评议为载体、发现、树立、弘扬师德典型。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落实《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将3月和9月确立为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月,在全小学开展以“五爱”(爱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无主线的思想教育系列,以生产、生活、学军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以辅导、咨询为主要方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为主题的系列养成教育活动,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注重乐学、勤学、苦学的引导,开展诚信教育、礼仪教育等活动。重点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思想观和道德行为;成立家长学校,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通过学校这个平台,进一步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共同作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继续通过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好“体、卫、艺”系列活动,彰显活动育人的作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得到锻炼和提高。

(1)各校要结合学校工作计划实施学生德育、安全例会制(每周早操后),回顾上周工作中的不足,布置本周工作应及时地向班主任反馈值周中发现的不良现象,对问题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解决。

(2)各校要深化“德育多元化”德育内涵,结合学校学生实际,提出学生“荣辱观”的落脚点,通过“班会”、“演讲比赛”等活动,使学生对“荣辱观”由“心动”转化为“行动”。

(3)各校要把“平安、健康、文明”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的“平安、健康、文明”和谐意识。

①各校要精心设计教育活动内容,有重点地开展活动,切实把“平安、健康、文 ……此处隐藏3315个字……美的校园环境会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品德教育。各学校要注重校园环境建设对德育的作用,结合县局安排的校园“三化”建设部署及检查、评比工作,创设优美的校园环境,创办花园式学校形成理想的整体教育氛围,达到环境育人目的。同时,要将校园环境“三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让生活、学习、工作在校园的师生,时刻受到校园美的熏陶,智的启迪,行的规范,体会到“让校园每个角落都会说话”的无穷魅力。

(4)开辟社会实践天地,磨炼信念意志。要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各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建立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创建学军基地;学工、学农基地;社会观察基地;社会服务基地。通过学军炼品质,炼意志,炼作风;通过学工、学农,培养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劳动观:通过社会观察和社会服务,激发学生奋发学习、艰苦创业、扶贫助残、服务社会的道德观。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生存”的能力,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目的,从而形成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

(5)建立健全德育制度和德育评价机制,保证德育教育的实效。有效的德育活动必须依靠健全的德育制度做保证,各学校要认真总结德育教育活动的经验教训,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学校德育规章制度和德育评价机制,制订出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以德治校”实施方案及配套的制度措施,修订完善学生校内外学习、生活、礼仪等常规,编写学生道德歌,力争使学校德育建设制度化,德育工作规范化。要根据学校“以德治校”实施方案,制定科学周密的德育督导评估体系,通过对德育工作的督导评估,有效保证学校德育教育的正确方向,克服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力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促进学生全面开展。

(四)坚持“以法治校”,建立“德”“法”并重的德育工作机制。“以德治校”要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纪律教育、品德教育。将“以德治校”和“以法治校”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德治”和“法治”的双重作用,使二者在学校德育教育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要进一步加强小学生法律法规基本知识的学习、宣传。将学习、宣传的重点放在《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上,采取法制学习“三定”方法(即定教材、定讲解员、定学习时间),将法律知识的学习宣传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幅射到学生生活的各个角落。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的作用,主动联合当地司法机关和派出所,广泛开展“以案讲法”法律系列宣传活动,定期举办“以案释法”报告会,使广大青少年真正学法、懂法,自觉守法、用法。各小学要牢牢把握法制教育这个主题,切实加强学校法制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像抓教学成绩一样抓法制教育,力争抓出成效。一是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法制教育工作网络。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体系的齐抓共管,能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要及时掌握平时思想波动较大的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异常言行,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将可能出现的问题消失在萌芽状态。学校要积极和社会有关部门协调联系,会同当地政府、公安、司法、工商等部门整治学校周边环境,严格限制和消除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各种娱乐场所和污染源。二是要把法制教育渗透于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把法制教育渗透于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是法制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结合的有效方法,是小学实施法制教育的重要课题。各学校都要督促指导广大教职工自觉地按各自教学和教育工作的特点,在教学和教育工作中有意识地渗透法制教育思想内容,并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种学法、守法活动,用活动中生动形象的实例和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教育学生认识问题,懂得道理。在实践中体验感情,接受教育。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等组织在学校法制教育中的作用。办好法制教育宣传栏、黑板报,形成学校法制教育的氛围,造成法制教育的声势,取得法制教育的成效。三是法制教育工作要根据小学的年龄,身心特点分层进行。各学校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不同特点,把法制教育目标细划为不同层次,然后通过有效形式和科学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对相应年龄段的学生实施教育,克服法制教育中“假、大、空”的弊端,收到实际的效果。

(五)认真贯彻《纲要》,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加强小学德育工作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是“以德治校”的基础性工程,必须抓紧抓实。在“以德治校”的形势下,教师既是“德治”的对象,又是“德治”的主体;一方面接受“德治”,另一方面又实施“德治”,其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以德治校”的成败。各学校要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地位,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见》和泰安市教育局下发“教师‘十不准’条例”的规定,主动适应新形势下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主动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广大教师爱岗敬业、严谨治学、教书育人、奉献社会。各小学要把教师遵守职业道德、修身立德、为人师表、爱护学生、关心学习、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积极参与和帮助学生参加各项教育活动,作为对教师的基本要求,狠抓教师队伍思想道德建设。建设一支思想健康、品德端正、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以推进“以德治校”工作的健康发展。

在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同时,要加大对违犯教师职业道德人员的处罚力度。对有规不遵、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违背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人员,按先下岗、再处理的原则进行。坚决制止教师队伍中的个别现象丑化全中心校教师队伍整体形象的事件发生。

(六)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学校德育工作实行党组织领导下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经中心小学研究决定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务主任为副组长,各学校校长为成员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抓好中心校的“以德治校”工作;各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思想品德课教师、班主任老师、团队负责人为成员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抓好本校的“以德治校”工作。学校校长是德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采取切实措施保障国家规定的德育目标、内容和要求在学校教育中落实。要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团结广大教职工做好德育工作;充分发挥学校校委会、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作用,发挥广大教职工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形成学校德育工作的系统工程,共同做好学校德育工作。

“以德治校”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各学校要认真落实实施意见,以各自的实施方案为依据,把“以德治校”工作长期深入地开展下去,切实取得以德治校的显著成效。学校要每学年召开一次德育工作会议,中心小学每年进行一次德育、法制教育督查评比,中心小学每两年召开一次德育工作会议,总结推广德育工作经验,推进全中心小学“以德治校”工作的深入开展。

《落实《小学德育纲要》推进“以德治校”、“以法治教”方案(全文共821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