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有的人教学设计 优选8则

时间:2025-04-22 07:11:39
有的人教学设计 优选8则(全文共16950字)

有的人教学设计 优选8则 由会员“xuyudg513”整理投稿精心推荐,小编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目录】篇1:有的人教学设计篇2:有的人教学设计篇3:有的人教学设计篇4:有的人教学设计篇5:有的人教学设计篇6:有的人教学设计篇7:有的人教学设计篇8:有的人教学设计【正文】

篇1:有的人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诵读诗歌,体会情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潜力目标:

能正确、流利、感情地朗诵诗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鲜明的爱憎情感,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死亡的道理。

教会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白自己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透过朗读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中比较手法的运用,体会这种用法的好处。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中比较手法的运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词语铺垫导入,揭示新课

1、词语铺垫。

丑陋渺小鸿毛卑微唾弃灭亡

美丽伟大泰山崇高爱戴永生

2、本单元我们已学过关于鲁迅的哪些文章?你了解到鲁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生简单汇报。

3、揭示课题,板书,齐读。(这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纪念鲁迅的文章,著名诗人臧克家于1949年写的经典诗篇《有的人》)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指三名学生朗读,检查学生是否读通顺、正确。

2、根据朗读表现,简单评价。及时指导字音,呵在诗中读啊的音。呵平时读---笑呵呵,还能够读-----呵斥,呵在这就应读第---四声。试着读好这一句。

三、范读引领,指导朗读

1、听读录音。(这天,我帮大家请来了一位老师。听,他来啦!)[由www.网友投稿]

2、教师教给方法,指导学生划分节奏,读好停顿和重音。(教师示范第一小节,指名练习第二小节,自由完成三到七小结。)

3、学生自由展示朗读,把握节奏。

4、齐读,慢慢读出诗的味道。

读出了诗的味道!我相信你们已经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

四、比较品读,理解资料,体验情感

1、但是诗歌的魅力不仅仅仅表此刻它有明显的节奏,更表此刻它独特的写法上。请同学们默读这首诗,看看你能发现什么(生默读体会)

2、生汇报发现:比较的写法,读出相应诗句。再读读,还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说出每小节中还有比较,2、3、4小结比较的是有的人对人民的不同态度;5、6、7小结比较的是有的人的不同结果;其实这两部分资料之间又是一一对照的。)

3、根据学生汇报的适时出示插图和文字,图文对照,男女生比较朗读。

4透过比较,我们发现这“有的人”指的就是哪两类人?引读第一小节,这两类人你能用两个词语概括一下吗?(虽生犹死,虽死犹生)

3、对这两类人,你认为作者的态度一样吗?生汇报出几种态度:批判,赞扬,热爱。你对这两类人的态度呢?充分激发学生情感。

4、对待不同的人,势必会有不同的态度,不同的表情和不同的语气。请同学们两两对读,一人一句,让我从你们的表情中看看谁最能读出臧克家的心声。

5、师生对读,烘托诗情。

小结:同学们读得真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我们更——爱戴、敬仰、怀念…….损害人民利益的人我们更——痛恨,蔑视,憎恶。。。。。。

六、研读品悟,升华情感

1.看课文题目,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齐读),有一个奇特的现象,你发现了吗?诗中却没有提到鲁迅的名字。诗人该不会忘了吧?你必须能从文中找到鲁迅的影子。学生读诗找诗句。

2、汇报读诗句。结合所学课文简单谈谈你的理解。

3、感悟鲁迅精神:这首诗只是在赞扬鲁迅一个人吗?在我们的记忆中,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人也和鲁迅先生一样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让我们把深深的敬仰献给那些值得我们永远怀念的人。齐读描述鲁迅的诗句。

七、课堂小结,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你打算做个怎一个什么样的人?

3、总结:读两句诗,把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用到学习,工作生活中。做一个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

八、拓展训练,从容练笔

1、看课件资料,了解人们纪念鲁迅的活动及评价。

2、透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对鲁迅先生必须有了更深刻地认识。也更激起了我们对先生的深切怀念。《有的人》是臧克家在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的时写的,今年是鲁迅逝世75周年,也是鲁迅诞辰130周年,让我们深切缅怀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鲁迅先生。请你为先生献上真挚怀念词吧!(如果能试着运用比较的写法,用上课前积累的词语写几句诗,会更精彩!)

3、交流展示

总结鼓励:同学们写的真好!你们的诗是所有我看到的诗中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我相信,很多人就从这节课开始叩响了诗歌的大门。期盼你们爱上诗歌!期盼你们当中能够诞生杰出的诗人!

篇2:有的人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把握这首诗运用比较抒发感受的写法,体会哲理性议论的作用。

2.了解诗歌语言的一般特点。

3.认识这首诗所表达的活与死的辩证关系,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教育。

二、难点、重点分析

1.“有的人”指哪些人?

答:每节诗的前两句都指反动统治者,他们虽然“活着”,却如行尸走肉,他们欺压百姓,下场可耻。每节诗后两句都是指鲁迅以及像鲁迅这样的人。他们虽死犹生,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赢得人民的尊敬和歌颂。诗作的侧重点是歌颂鲁迅及像鲁迅一样的人。

2.这首诗写法上的特点是什么?

分析:运用比较、反复来突出中心是本诗写法上的最大特点。

(1)比较。这首诗的每一节一反一正比较,使正反面人物对立得更为鲜明,从而到达突出主题的作用。

①生死价值的比较。

第1小节中,前一个“活着”指人还在社会上生活,“死了”是指其精神已死。后一个“死了”是指人已离开人世,“活着”是指其精神不死。反动统治者“活着”,但是是行尸走肉,毫无价值;革命者“死了”,却虽死犹生,精神永存。

②对待人民群众态度的比较。

第2~4小节的前两句都写反动统治者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A.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B.不知羞耻地为自己歌功颂德,妄想“流芳万世”;C.残害人民,养肥自 ……此处隐藏14006个字……古”和“遗臭万年”并板书

预设:被人民憎恶的人,被人民爱戴的人

残酷剥削人民的人,为人民服务的人

妄想流芳千古的人,一心默默奉献的人

愚弄人民的人,造福人民的人

损害人民利益的人,维护人民利益的人

反动统治者,共产党人

压迫人民的暴君,廉洁奉公的公仆

自私的人,无私的人

一心追求名利的人,一心只知奉献的人

四、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1、这诗表达了臧克家对鲁迅深深的怀念,我们带着对这伟人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来读读老师变序后的诗。(师生合作读)

鲁迅死了(师)

他还活着。(生)

鲁迅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师)

给人民作牛马的,(生)

人民永远记住他!(生)

鲁迅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师)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生)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生)

鲁迅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师)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生)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生)

探讨:“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你明白都有谁呢?指名说(岳飞、雷锋、周恩来,王二小、……

2、还有像鲁迅一样的人很多,你想歌颂谁,就把他的名字套进去读一读。自由练,指名读。

3、教师引读:应对自私自利,残酷剥削压迫人民的人我们痛恨、愤怒的说----生读: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因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所以他的下场能够看到。

教师引读:当我们应对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我们尊敬他、歌颂他----生读: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因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总结引领

同学们,这天我们又一次感受了诗歌的魅力。有人说,走进诗歌就是走进了一个灵动的世界,每一个想让自己变得聪明灵秀的孩子,都就应亲近诗歌。叩响诗歌的大门。

五、布置作业:(自选一种)

1、诵读这首诗。

2、搜集鲁迅的名言。

3、阅读鲁迅的作品如:《故乡》《一件小事》《药》等

板书设计: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活--死骑遗臭万年

死--活俯流芳千古

篇8:有的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服务的人将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2、了解本文运用的比较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

教学难点:理解两种人的含义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从了解鲁迅入手

1、出示有关鲁迅的图片:你们认识他吗?(鲁迅)

2、讲讲你明白的鲁迅的小故事。

师述: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他用手中的笔跟敌人战斗。毛泽东以前这样评价鲁迅:

(出示)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毛泽东

3、(介绍背景)1949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13周年,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隆重地纪念鲁迅,著名诗人臧克家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他深切追忆鲁迅为了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百感交集,写下了《有的人》这首短诗。(板书:有的人)

二、初读,整体感知

1、来,读读这首诗。

初次见面,必须要真诚:读两遍,不要忽视一个字。

2、指名读,纠正、评价。

3、听听别人是怎样读的。听录音朗诵。

4、自己再读,边读边思考,看有什么发现。

三、读悟结合,深刻领会

1、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一齐来读读第一小节。看你有什么发现。

出示第一小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出示填空问题:两个“活”与“死”有什么不一样的含义呢

该怎样读这两句?

第一句:轻蔑地、鄙夷地读……厌恶地、痛恨地读……

第二句:庄重地、惋惜地读……肯定地、赞颂地读……

能够结合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来谈。

2、你还有哪些发现?

交流,引导感悟。

A、发现两处化用鲁迅作品的诗句(如果没有发现则点拨:诗歌是为纪念鲁迅而写,却好象一次没提鲁迅啊?)

⑴化用鲁迅《自嘲》诗中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句。

(学生说后,幻灯出示《自嘲》)导读:在最艰苦的生活和最险恶的环境中,不管国民党的天下是“冬夏”还是“春秋”,鲁迅先生始终爱憎分明,与敌人顽强作战,为人民勤恳地工作。人民感激他,人民爱戴他,齐读第二小节。

⑵(幻灯补充《野草——题辞》)

自读:“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一切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导读:鲁迅以野草自比,为了革命,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乃至于生命。这是一种彻底的牺牲精神,一种“无我”的人生境界。人民怀着深深地敬意赞颂他:齐读第三小节。

B、发现比较、反复的表达方法。

C、诗人的语言通俗易懂,却又形象生动,你觉得这首诗用得最生动形象的一个字是什么?

(在学生赏析的字当中,挑出一个“摔”来重点赏析:

“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想象人民怎样“摔”。

指导带着仇恨读)

3、导读5—7小节: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不幸病逝。当年,臧克家就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死的是肉体/你的精神已向大众心底去投生!”正如司马迁所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指名三个同学分别读5、6、7小节,读中访问、指导。

4、“赶快收殓,埋掉。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这是鲁迅最后的遗言。然而,我们能忘记他吗?让我们一齐来深情地回忆他:齐声朗诵这首诗。

四、拓展练习

1、说:同学们,读了这首诗,你会想道什么样的人?

2、写:模仿这首诗比较的写法,写两句诗。

3、交流,点评。

五、总结教学:

学了这首诗歌,你有些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1、把感受个性深的诗句抄写下来。

2、学习比较、排比的方法,自己创作一首小诗。

【小编简评】

有的人教学设计 优选8则如果还不能满足你的要求,请在搜索更多其他有的人教学设计范文。

【网友评价】

开篇吸引人,有新意。

《有的人教学设计 优选8则(全文共1695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