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信息系统调研报告
视病人为上帝的天使系统-----his
09公(1) 20141140104沈文婧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是浙江省一家三甲综合性大型医院,是一所具有80余年历史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坐落在西子湖畔的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创建于1923年,是杭州地区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社会保健于一体的市属最大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浙江省医学科学院临床研究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百姓放心医院示范医院,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示范文明医院,杭州市文明单位,杭州市药剂、放射、病理、护理、急救、检验、产科(本站隆重推荐好范 文网WWw.)、病历质控中心。医院占地30亩,核定床位1000张,开放床位1100张,年门诊190余万人次,出院病人近3.3万余人次。
市一医院领导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上有明确的指导思想,要求信息高度共享,信息系统必须体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门诊病人的病历及各种化验,实现挂号、划价、收费窗口合并,并做到分楼层挂号收费,在门诊科室外安装上排队叫号系统,化验单在总服务台集中打印,his系统要与省、市医保中心保持实时数据交换并支持银行卡的消费功能,要求实现的系统包括门急诊挂号、划价收费系统、门诊中西药房及急诊小药房、中西药库、医生诊间系统、住院收费、病区医嘱、病区药房系统、手术麻醉系统、住院医技系统、检验科管理系统、总务设备系统、领导决策分析系统、病案统计系统、多媒体导医台、公用支持系统及医保接口。
在全院的网络构造上,通过招标,经过专家论证,最终选中hp的产品。购买了四台高可用性hp lt6000r服务器,二台主服务器是四个piii xeon-700 cpu,二台从服务器是双piii xeon-700 cpu,每台服务器都是2g内存,2只18.2g硬盘构成raid 1,2只hp磁盘阵列柜,每只柜子上由6×18.2g硬盘构成raid 5,2个hp surestore dat 40*6e 40g 6盒自动换带磁带机,这样组成二套都是主、从的cluster结构,分别用作门诊服务器和住院服务器,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由于检验系统的数据量巨大,单独购买了一台hp lh6000的服务器,3×18.2g硬盘构成raid 5。
从计算机中心到门诊楼,住院楼,检验科,行政楼和急诊楼全部铺设光纤,构成千兆主干网,百兆到桌面工作站,确保网上数据交换畅通无阻,中心交换机
采用2台cisco 4006,构成容错结构,同时配置了apc ups电源柜,为电力供应提供强有力的保证。cisco catalyst 4006 switch为布线室和数据中心提供高性能、中等密度的10m/100m/1000mbit模块化交换平台,利用业界领先的catalyst 5000/5500系列软件代码库,通过高达24gbps的背板速度,cisco gigabit switch提供达18000000pps交换线速度的所有端口全双工连接,通过支持热插拔的gbic千兆比特接口转换器,以1000mbase-sx或1000mbase-lx/lh(单模或多模)光纤,在服务器和switch之间提供千兆级别的交换连接,基本配置包括3个可扩展插槽,一个supervisor engine模块。
医保的前置机选用hp lh4服务器,配了二块100m网块,一块网块连接到医院内网,另一块网卡连接到路由器,路由器再与医保中心和杭州市商业银行相连。
在软件方面,服务器端统一运行windows nt enterprise4.0 (pack6)网络操作系统,含有构建集群的cluster软件,数据库使用oracle 8i,在备份方面,该系统使用ca的arcserver 2014 for nt高级版,实现实时备份,数据备份到磁带机上。门诊服务器,住院服务器和检验科的服务器三机之间通过oracle的database link功能,实现数据的相互访问与共享,his应用软件选用的是浙江联众卫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联众医院信息系统的企业版。
系统特点
市一医院经过对多家his开发商的全面考察,最终选中浙江联众卫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联众医院信息系统-企业版1.0",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市一医院的实际业务需要,做了较大规模的适应性、扩展性修改,使之最终能成为医务人员的好帮手,其特点如下:
一体化解决方案。
医院信息系统涉及面很广,不仅涉及所有的医疗服务活动,而且涉及人事、科教和行政办公等。但本系统在总体框架上都遵循统一设计的原则,所有的各子系统都建立在统一的公共支持系统之上,基础代码和数据字典统一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共享,避免多重输入。一体化解决方案,有利于提高系统效率,发挥整体效益,从总体上改善系统性能。
注重实用性又不失先进性。
医院信息系统已成为医院日常业务处理的必不可少工具。实用性是第一位的。本系统的主要设计人员曾长期从事医院信息系统维护和开发,具有对医院信息系统需求的深刻理解,也清楚本行业中其他同类软件系统的长处和短处,同时又具有对当前主流技术的把握能力。
优化了就医流程。原先病人的就医流程为:挂号-》就医-》划价-》公费审方-》收费-》取药,如果遇到药房缺药,还要回收费处退费处理,上了his系统后,由电脑来审方,药价预先在字典中已定义好,所以把划价、公费审方、收费三个流程合并成一个流程即可,并且在输入药品时,实时检测药品库存,不存在到药房取不到的情况。
全院统一调价。原先药库和药房是分开调价的,有时会出现药库已调价,药房未同步调价,或只调高不调低,损害病人利益。上了his系统后,把药库、药房的字典合并在一起,实现了全院统一调价。
以医嘱为轴心。对临床治疗中发生的信息进行全程追踪、管理和规范,以提高诊断和处置的准确性、规范性和效率。病区医嘱分系统贴近医生医嘱习惯,方便操作及录入;科室常用和医师常用医嘱组套功能、科室和医师常用药品及常用非药品资料的开立和维护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医生处方开立速度和质量;自动产生医嘱项目执行单、给药记录单、输液单、口服药单等内容,免去护士抄写医嘱单的麻烦,使护士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护理工作中去;病房医嘱作业的数字化,减少了信息传递时间,简化了作业流程,提高了信息的准确性,方便了患者。
目标展望
目前,随着医疗改革的逐步深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全面推广,打破了原有公费病人和大保病人只能在定点医院看病的约束,医疗行业的竞争日益加剧,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是各家医院保持竞争优势的首要措施,因此进行医院信息系统全方位的建设,简化病人就诊流程,方便病人,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市一医院his系统的全面实施,真正方便了病人。病人凭一本带条码的病历即可挂号,就 ……此处隐藏7631个字……及相关部门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改善农村卫生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质量为目标,加大投入、深化改革,配备基本医疗设备,加强人员培训,有效地改善了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条件,全县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有了很大发展,但与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群众反映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导致“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成因分析如下:
1、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卫生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据有关资料分析,中国用2%的世界卫生资源解决了22%世界人口的医疗卫生问题,中国人的健康状况超过同等发达水平的其他国家的同时,也表明了中国医疗卫生资源总量的严重不足,而且优质资源少。1995年以来,中国政府的卫生和教育预算年均增长为14.2%,而同期政府收入年均增长是17.5%;在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的总收入中,药品收入占42.4%,医疗收入占53.5%,财政补助占4%。这表明社会投资没有与政府的财政收入保持同步增长,公共支出体系改革严重滞后,老百姓以有限的收入被动地支撑着迅速膨胀、高度市场化、国际化的医疗卫生服务,使“看病贵”成为严重的社会不稳定的诱因。
2、医疗资源分布失衡或不足,医疗服务的社会公平性差。目前我县二甲以上医院只县医院一家,优良卫生资源大多集中在这所医院,农村和边远山区缺医少药现象仍然存在,设备落后,技术缺乏,特别是红河、原黑梁河部分村舍卫生所仍然依靠血压计、体温计、听诊器“老三件”看病,农民甚至无法享受到最基本的医疗服务。全县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仍很短缺,人员结构失调,人才断档严重,乡镇卫生院有的先进设备无专业技术人员操作或技术不精,导致先进的设备利用率或诊断准确率不高,城乡居民就诊流向进一步向上级医院集中。不合理的病人流向,一方面使基层医疗机构的资源利用率和技术水平下降,另一方面也使大医院的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大医院人满为患,也是造成“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
3、国家政策调整或新的行业规范,增加了病人的医疗负担。政府把医疗机构推向市场,拨款越来越少,甚至断奶。医院要发展,成本最终必然转移到患者身上。国家取消公费医疗,推行医保制度,减轻了单位的负担,却无疑增加了患者个人的负担。医生为了适应医疗事故处理中“举证倒置”规定,不得不要求患者作更全面的检查,也加大了患者的医疗费用。
4、社会分配不均,贫富差距过大。据有关资料反映,城乡贫困人口的贫困原因1/4~1/3与疾病直接相关,疾病加重了社会贫富分化,加重了百姓对疾病风险的恐惧心理,使“看病贵”易于产生共鸣,成为社会挥之不去的阴霾.
5、医疗卫生是高科技、高风险、高成本行业,医疗卫生费用在一定幅度内的增长是不可避免的。诊治疾病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医学研究的过程,具有探索性。对人体的研究,对疾病的治疗,无疑是高风险状态下的高科技行为。在医疗活动中,花了很多钱却达不到预期效果的情况也是常有的。由于非业内人士对此缺乏认识,很容易因为对治疗效果的不满意而产生或夸大“看病难看病贵”的情绪。
6、人口老龄化,疾病谱慢性化,医疗的难度和成本加大。中国在20xx年就进入了老龄化国家。资料显示,我国有限的卫生资源80%用于了老年人,这其中的80%又用于了急危重症病人。调查显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所引起的死亡已占人口死亡数的2/3。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的结果是大大增加了医药费用负担。
7、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随着经济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的健康观念逐渐增强,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更多、更高。病人一味追求名院、名科、名医,小病也往大医院跑,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基层医疗机构卫生资源的浪费、大医院看病难的现象。
8、医疗机构市场主导,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我国医院目前基本上属于市场主导型。在医院的总收入中,药品收入约占48%,医疗收入约占47%,而财政拨款仅占5%左右。由于财政补贴不足,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偏低,药品收入成为医院的主要经济来源。
9、药品和卫生材料价格虚高,加重了“看病贵”的程度。药品和卫生材料虽然实行了招标采购,但由于定价机制不合理,厂商仍然有很大的操作空间。药品和卫生材料价格虚高加重了“看病贵”的程度而已。
二、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措施
(一)、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救助体系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1、加大政府对卫生的投入力度,对农村特困群众实行医疗救助,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2、进一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全面提高乡镇(中心)卫生院、村卫生站的综合服务能力。
3、继续开展好农村巡回医疗义诊和卫生下乡工作,送医送药上门服务,方便群众就医。
4、开展“残疾儿童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和“呵护蓓蕾行动”,为城乡特困家庭儿童提供医疗救助。
(二)、建立城乡惠民医疗体系和“平价医院”
1、全县公立医疗机构均设为惠民医院,经县民政局核定的城乡特困群众,可持证在惠民医院就医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2、政府举办的部分公立医院建立“平价医院”或“平价病房”,主要为参加合作医疗农民、城市下岗职工、低保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及老人、儿童服务。
3、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预防、医疗、妇幼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职能。
4、严格执行所有医疗机构的门诊处方实行“一单通”,病人凭处方可自愿选择医疗机构或药店按规定购药。
(三)、加强公共卫生工作,提高疾病防控水平
1、进一步完善城乡公共卫生体系,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公共卫生服务。
2、加强卫生执法监督工作,大力保障食品卫生、学校卫生、环境卫生、职业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
3、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力度和广大群众的防病和保健意识。
(四)、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
1、医疗机构必须公示医疗服务收费的项目、标准。
2、严格控制药品收入占医疗业务总收入的比例。
3、根据我县经济发展水平,核定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的收支,控制医疗单位工资总额。
(五)、加强行业作风建设
1、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严格执行“五不准”规定(不准擅离职守、态度生硬、无故拒诊;不准乱开大处方、乱用贵重药品、乱检查;不准开单提成、推销药品、医疗用品;不准自立、分解收费或提高标准收费;不准索要或收受红包、回扣)。
2、医疗机构要进一步改进服务流程,简化环节、合理布局,提高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增进医患沟通,转变服务作风,注重诚信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建立、完善医患沟通制度;建立、完善病人投诉处理制度,公布投诉电话号码,及时受理、处理病人投诉。
小编推荐其他精彩文章:医院发展观调研报告
医院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医院信息中心职能调研报告
医院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医院群众路线调研报告